
母亲写给儿子的青春贺信
亲爱的儿子:
妈妈一向没给你写过什么东西,这不代表不关注你,因为心目中还一直把你定位成一个孩子。不知不觉间这一年就要过去,细算起来才蓦然惊觉过了年你就是14岁,已经悄然步入青春期了。古人讲究行冠戴之礼——就是15岁的男孩要戴帽子、行成人之礼、要有一定的行为准则。这里的15岁是虚岁,换言之你已经成人,已经是个小“男子汉”了!想到这里妈妈是多么激动、多么自豪!
多年来妈妈极少对你说教什么,一方面觉得你还小,另一方面妈妈反对"填鸭"式的家长教育。现在的你正处于青春期,这是一个人成长历程中心理最不稳定的萌动时期,但不必紧张,因为无论以前如何,从现在开始一切都来得及!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今天你手中的笔已经开始在挥写着未来、在书写着你的人生。
“授之以鱼,未如授之以渔”这里的“渔”妈妈理解为渔具。也就是说妈妈认为给你再多的物质也不如给你一副会思考的头脑、一份豁达明朗的心性,会对你的人生旅途更加有益,因此也就学着老师的样子将自己对人生、对世事的理解与评价总结了六条“三要三不要”,供你参考领悟。
要"荣辱不惊":未来的社会是个充满挑战与杀伤力的社会,成功与失败有时在短时间内很难界定,人的自尊与承受力随时会经历严峻的考验,而这就需要你把握一个良好的心态——将得意与失落都当成人生的风景。面对成功可以心花怒放,但得意不必忘形,记得这只代表一时的所得,不代表永远的收获。失败时可以心情低落,但不可从此消沉,把反思失败的原因留作下次改正理解为另一种"成功"。平和坚强才是以不变应万变的恒久心态,努力的过程同时也是锻炼人心理承受能力的过程、提升抗打击力的过程。
要"善良睿智":这是个现实的社会,人与人之间的道德约束在下降,但别人如何我们无法约束,妈妈却坚决要求你在任何环境下都要做个善良的人!其实在你再长大些读学过哲学后就会明白看问题要有多个角度,有时尽管付出与所得并不成正比,但正是这种付出打造了你与众不同的人格魅力,这会让你变得有担当、有胸怀,有种海纳百川的容人容物之量、有种异乎寻常的高贵品格!世界上没有常胜之师,除非是仁义之师。很多人认为善良的人都是傻子,记住这是俗人的"观念",这样看问题的人注重的只是当下利益,缺乏的除了品质外更多的是远见卓识。妈妈从来认为聪明与智慧是两个概念,比较起来有着质的区分。小聪明大多是指投机取巧谋夺小利,智慧一词则出自佛典,是思维和动作的结果,更侧重结果,是种让人拥有澄澈的心灵和果敢执行力的综合能力。因此善良和智慧并不相悖,相反只有一个善良的人才能心灵宁静、问心无愧,从而遇变不惊地拥有这种无畏天下的大智慧。
要"自强不息":任何时候平和的心态都不代表懒惰与沉沦,不断突破自己才是智者所为!也许有时你会觉得累和无聊,但适当的调剂后你依然要努力去学去做,知道"天道酬勤"——成功更愿意光顾勤勉向上的人。人生会分很多阶段,每个阶段都有着不同的成功方式。你现在读中学,通过你的努力和良好的学习方法考入大学就是你这一人生的阶段的成功。当然如果考不上大学你走了另一条路,又会演绎另一种成功。在这里妈妈没有逼迫之意。当你开始工作步入社会时,你对社会的贡献与创造又已经是另一阶段的成功方式。不必过于计较得失,只记着选准方向努力去做、去思考就行,没有哪个人能准确地看到自己的将来,但勤奋的人最终会拥有一片自己的天地,而这就是勤勉所赐……
不要"怨天尤人":"天有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其实无论发生了什么抱怨和计较都于事无补,相反会雪上加霜、背道而驰。面对不期而至的打击与骤变,最有效的应对是从容与思考。应该客观看问题,不能哪个角度对自己有利就从哪一角度分析,要知道这个世界不是为你而设置,事态不可能按照你的个人想象而发展。只有掌握事物的客观规律,做出理性的选择才能让你获得更多的胜算。人生本来就是在选择和放弃中度过的,得到和失去都将成为你人生的阅历,而怨天尤人只会让你失去一份做人的刚毅与品格。
不要"喋喋不休":这是上述六条中看似最无关紧要的一项,其实这是最细节化的一个准则。男人可以很健谈、可以当众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可以同别人争论一些问题,但切不可为一些琐事喋喋不休唠叨不止,染上这个"特色"无论你多优秀、多有个性,都会将你的形象"打折"。每个人都会在单位时间内遇到些特定的事件,能解决的从实处入手着力解决,不能立即解决的放待之后,千万不可就一件事反复陈述。要明白言多语失,喋喋不休的结果是最终让人认为你缺乏品位与判断力,成为不受欢迎的人,须知成大事者"不可"不拘小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