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贺知章的咏柳诗意
这是一首咏物诗,写的是早春二月的杨柳。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贺知章的咏柳诗意,欢迎借鉴!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p诗词注释
碧玉:碧绿色的玉。这里用以比喻春天嫩绿的柳叶。
妆:装饰,打扮。
一树:满树。一:满,全。在中国古典诗词和文章中,数量词在使用中并不一定表示确切的数量。下一句的“万”,就是表示很多的意思。
绦(tāo):用丝编成的绳带。这里指像丝带一样的柳条。
裁:裁剪。
似:如同,好像。
\n
诗意
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柔地垂下来,就像万根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制出来的呢?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剪出一片片绿叶,为大地带来春天的信息。
\n
鉴赏
首句写树,柳树像是被妆成了一座高塔一样。柳树的颜色碧绿,像碧玉般晶莹剔透,给人一种纯洁、高贵的感觉。
下一句“万条垂下绿丝绦”进一步渲染了柳树的美丽和轻盈感。“绿丝绦”这个词很生动,仿佛是一只白色的长裙,在柳树枝间轻飘飘地舞动。
\n第三句由“绿丝绦”继续联想到,“这些如丝绦的柳条”让人不禁想象不出杨柳在春风中的柔美与美丽。
\n第四句和后一句通过拟人手法,把春风比作剪刀,将柳叶比作绿色的小虫子。春风轻拂柳树时,柳叶像一条条小鱼一样游动,在春风中舒展开来,为大地增添了生机与活力。
\n第五句用“碧玉妆成一树高”和“万条垂下绿丝绦”的对比,进一步深化了诗的意境。“碧玉”与“绿丝绦”都是杨柳的外貌描写,“碧玉”更是通过比喻,为后文对“绿丝绦”的解释做了铺垫。“碧玉”二字用典而不露痕迹,生动地表现了杨柳的碧绿之色和清丽之态。
\n第六句和后一句通过设问和点题的方式,将诗的结构推向高潮。问题句“这棵柳树的风韵是什么呢?”与后面提到“春风”这句话相呼应,进一步升华了诗歌的意境。“春风”如同柳叶一样轻盈地飘落,在柳树枝间舞动,给大地增添了一片生机与活力。
\n第七句和后一句通过拟人化的手法,把杨柳比作有了灵巧巧手的作品。“春风姑娘用她那灵巧的剪刀”一语,进一步展示了杨柳在春天中的柔美与美丽。“杨柳子”不仅指柳条,更指杨柳本身,让人不禁产生了一丝好奇和思考。
\n第八句总结了诗中的巧妙运用和语言特点。
\n
拓展:
咏柳的诗句1至30句,都围绕着杨柳的美丽、轻盈与柔美展开,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和赏析。
\n
赏析一
诗中,“碧玉妆成一树高”一句,通过碧玉喻人,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杨柳的高雅与清丽。
\n“万条垂下绿丝绦”一句,则进一步描绘了柳条轻盈飘逸、如丝般缠绵的特点。“不知细叶谁裁出”一句,巧妙地引导读者思考杨柳是如何完成这些柔美的形态的,进一步深化了诗的意境。
\n
赏析二
注释部分详细解释了诗中的用词、句式和对仗手法,并通过具体的实例,展示了作者对杨柳特点的理解与运用。
\n
拓展:
1-30句拓展中,每一句都进行了详细的注释和赏析,进一步深化了对诗的理解与欣赏。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