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欧阳修诗词《丰乐亭游春》
《丰乐亭游春》描绘了暮春时节一幅壮美画卷。第一首诗写暮春时节一望无际、郁郁葱葱的美景,表达了游人对此怀着喜爱和恋恋不舍的感情。以下是欧阳修诗词《丰乐亭游春》,欢迎大家阅读!
【前言】
《丰乐亭游春三首》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组诗作品。这三首诗作于宋庆历七年(1047)春。第一句诗人用拟人手法写鸟语花飞,生动表现出暮春的迷人和勃勃生机;第二句感叹春天短暂,暗含着诗人浓厚的惜春之意。
【注释】
⑶红树:开红花的树,或落日反照的树,非指秋天的红叶。
⑷长郊:广阔的郊野。无涯:无边际。
⑸老:逝去。一作“尽”。春将老:春天将要过去。
【翻译】
将要消散在暮春时节的一幅壮美画卷,一望无际、郁郁葱葱的景色,写晚春时节一至,绿肥红瘦,花繁草茂。游人们顾不上暮春即将结束,还在亭前踏着地上落下的花儿嬉戏玩耍,竟没有一丝遗憾。
【鉴赏】
这首诗写暮春时节一望无际、郁郁葱葱的美景, wrote 潘暮春时节草木青翠、落红满地的特征。表达了游人对此怀着喜爱和恋恋不舍的感情。
此篇写惜春之情。美好的暮春即将过去,丰乐亭边落花满地。到了春末夏初时,游人们还依依不舍,在亭前盘桓,欣赏着暮春景色。
这两句看似无情却有情,同在《戏答元珍》中说的“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以及他在《啼鸟》中所说的“身闲酒美惜光景,惟恐鸟散花飘零”,写的是同样的感情:这就是对美好暮春的留恋与怜惜。
创作背景
丰乐亭为欧阳修任知州时所建,时在庆历六年(1046年)。他写了一篇《丰乐亭记》,记叙了亭附近的自然风光和建亭的过程。次年三月欧阳修为记载与民同乐之盛况创作了这三首诗。
作者简介
欧阳修(1007~1072年),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吉水(今属江西)人。幼贫而好学。天圣八年(1030年)进士。曾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因议新法与王安石不合,退居颍州知州。卒谥文忠。提倡古文,奖掖后进,为北宋古文运动领袖。散文富阴柔之美,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学韩愈、李白,古体高秀,近体妍雅。词婉丽,承袭南唐余风。曾与宋祁合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有《欧阳文忠公集》、《六一词》等。
创作背景
丰乐亭为欧阳修任知州时所建,时在庆历六年(1046年)。他写了一篇《丰乐亭记》,记叙了亭附近的自然风光和建亭的过程。次年三月欧阳修为记载与民同乐之盛况创作了这三首诗。
作者简介
欧阳修(1007~1072年),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吉水(今属江西)人。幼贫而好学。天圣八年(1030年)进士。曾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因议新法与王安石不合,退居颍州知州。卒谥文忠。提倡古文,奖掖后进,为北宋古文运动领袖。散文富阴柔之美,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学韩愈、李白,古体高秀,近体妍雅。词婉丽,承袭南唐余风。曾与宋祁合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有《欧阳文忠公集》、《六一词》等.
创作背景
丰乐亭为欧阳修任知州时所建,时在庆历六年(1046年)。他写了一篇《丰乐亭记》,记叙了亭附近的自然风光和建亭的过程。次年三月欧阳修为记载与民同乐之盛况创作了这三首诗。
作者简介
欧阳修(1007~1072年),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吉水(今属江西)人。幼贫而好学。天圣八年(1030年)进士。曾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因议新法与王安石不合,退居颍州知州。卒谥文忠。提倡古文,奖掖后进,为北宋古文运动领袖。散文富阴柔之美,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学韩愈、李白,古体高秀,近体妍雅。词婉丽,承袭南唐余风。曾与宋祁合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有《欧阳文忠公集》、《六一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