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家乡的端午节习俗:纪念屈原的温馨故事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每年五月初五,人们会准备各种各样的美食和习俗,以纪念屈原。作为我家乡的居民,我们深知屈原的重要性,并且将端午节的习俗融入到我们生活的点滴中。
一、历史背景:纪念屈原的精神传承
屈原是战国时期著名的爱国诗人,他的满腔热忱无法实现抱负,在楚国被攻破后选择了投汨罗江自尽。人们纷纷猜测他可能投进江里是为了驱赶鱼儿,但后来才了解到,真正的纪念是端午节。
端午节的习俗起源于屈原,他在江边投汨罗江的故事成为人们对他的敬仰。我们用粽子、鸡蛋和江米来纪念他,将屈原的精神融入到端午节的传统中。
二、端午节的具体习俗
- 贴艾草:在我们家乡,人们会将一根红色的艾草插在门前,既起到驱邪避灾的效果,又象征着对屈原的怀念。
- 煮鸡蛋:端午节当天,人们会用煮熟的鸡蛋来纪念屈原。传说中,有人用鸡蛋煮汤给屈原,以表达对他的敬仰。
- 绑粽子:为了让屈原在天之灵享用节日食物,我们会在手腕、脚腕上系五彩绳,然后在鼻子、耳朵和肚脐上各挂一个小袋子,里面装着各种粽子。这些粽子象征着吉祥和幸福。
- 佩戴香囊与雄黄酒:为了驱赶毒气,我们会在脖子上戴香包,或者在身上涂抹雄黄酒,以此避免夏天的毒害。
三、传承精神:屈原精神的代代相传
端午节的习俗不仅是为了纪念屈原,更是对他的延续。从古代到现代,人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对他的敬意和怀念。端午节不仅是节日,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将屈原的精神注入下一代。
四、感悟与传承:屈原精神代代相传
通过端午节的习俗,我们可以深刻体会到屈原精神的伟大。他用爱国情怀去守护家园,用劳动来奉献社会。端午节的习俗也让我想起屈原对生命的珍视,以及他对家庭的牵挂。在记忆中,我们不仅看到了屈原的传说,更看到了他在不同地方如何延续他的精神。
端午节的故事里,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温馨的节日,也隐藏着人们对屈原无限的敬仰和怀念。作为中国人,我们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传承这种传统,在纪念屈原的同时,也让这个节日更加温暖、丰富。
我家乡的端午节习俗作文 篇15
端午节快到了,我在家跟着奶奶学习包粽子。
我们先把昨天晚上泡的糯米拿出来,再把芦苇叶放在锅里煮3个小时左右拿出来,再去超市买蜜枣和花生,然后就开始包粽子了。
首先拿起芦苇叶把它卷成一个圆锥型,不要把叶子用完(等会还要把粽子包上呢),然后我们往里面放一点糯米,再把蜜枣放进去再放一点糯米,再把花生放进去,把口填满把边上的粽子叶扣上去,用线或叶子把粽子包上再系上。经过这番忙活后我们的粽子就成型了,像一个三角形。
注意:一定要系紧不能太松,太松的话会在煮粽子的时候松开,整锅粽子就会变成一锅糯米汤了(我就办过这点,把奶奶搞的哭笑不得)。千万不要像我学,包得那么松,变成了一锅粥。
接下来就是最关键的时候了,我们包好的粽子要下锅了。煮的时候先开大火煮滚了以后用小火煮,煮2~3个小时就可以出锅了。如果喜欢吃肉的可以用上面的方法再做肉的一样很好吃。
我们又学习了一种传统节日的习俗:吃粽子,撒白糖。
端午节属于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见证,也为中华民族的文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我是这样学的,但我更喜欢看奶奶包的粽子。奶奶把洗净的粽叶打匀,再用一个小碗搅拌均匀。接着,她又找来了几片又长又大的叶子,将搅拌好的原材料包在里面,包成一个个三角形,最后用一根绳子绑好,粽子就包好了。
经过几次尝试,终于完成了一个。虽然粽子形状不如奶奶的好看,像个三角包,但是自己亲手包的,好有成就感啊。随着粽子的新鲜出炉,满屋子飘着香甜的粽味。我忍不住剥开了一个,酱香的糯米配上入口即化的肥肉,满嘴留香,真个是好吃。
端午节是一种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是一种爱国精神的传承,也是家庭团圆的时刻。
我家乡的端午节习俗作文 篇16
我家乡的端午节习俗作文 篇17
端午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据传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如今的端午节也依然保留着很多美好的习俗,例如:吃粽子、挂香囊、赛龙舟……
这些节日习俗一直沿习至今。我们黄羊川乡没有大江大河,见不到划龙舟的场面,代之而起的则是聚众郊游,登山野炊等习俗。
吃粽子
粽子是端午节最传统的一个食物了。
粽子,又叫角黍,简称粽子,最初的粽子用竹筒贮米烧煮而成。我们这里因不生产稻米,所以要用韭菜上市。
端午节有许多传统习俗,如赛龙舟、喝雄黄酒、吃粽子。
先说赛龙舟。一条条长得首尾不相望的五颜六色的船只在河上蓄势待发。龙舟上的职位分为鼓手和浆手,鼓手打鼓,打出气势的同时指挥浆手划船;浆手根据鼓手打鼓的节奏整齐地划船。
在龙舟比赛上,一条条龙舟争相向前激进,你不让我,我不让你。
不争第一死不休。
五月五日,还被古人称为恶月恶日。阳气旺盛,易使五毒进入人体。
五毒就是蛇、蜘蛛、蜈蚣、蛤蟆、壁虎。为了防止毒物进入家里,人们要把一种刺激性强的物质雄黄,撒在家中的各个角落。同时,喝一点(仅仅一点,喝多了就“没”了哈)。还要制作一些艾草包,可驱蚊虫。
要说人们最爱吃的食物,那必定是粽子了。浙江嘉兴就是因为粽子而出名的,它出产肉粽、糖粽、蜜枣粽、咸蛋黄粽、黑米粽、白米粽(嘿嘿!);
怕了吧!
别急,还有它的包装也各种各样,如正三角形、尖三角形、四方形、圆柱形,甚至你还可以往竹简里装粽子。总之,万物皆可“粽”。一个粽子,先装半个漏斗形粽叶包装,铺上糯米,然后放肉、咸蛋黄等,接着用糯米封顶,最后用另外半个漏斗形粽叶包装封顶,并五花大绑。
吃的时候,糯米的甜香、肉的肥美、咸蛋黄的咸中带甜,甜中带香,刺激你的味蕾!这小小的粽叶,还包着爱国情怀,还包着对投江自尽的屈原的哀念。屈原是一位楚国人,他对自己的国家十分忠诚。他主张力抗外敌,却被贵族所害,被流放。最终跳江自尽,当地老百姓把粽子投入江中,让鱼虾吃饱后不去吃屈原的身体;大夫则往江里倒雄黄,药晕鱼虾。
端午节不仅是传统节日,也是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不仅是传统、过去的节日,更是面向未来的节日。让我们随着端午节,重温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感受伟大爱国诗人的爱国情操,增强民族意识与传承文化的使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