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班语言教案 篇1
活动目标:通过观察生动的艺术形象,感知运动的关键要素:状态、方向、作用力;根据故事内容进行思考,大胆想象故事内容。
活动准备:自制故事图书一本(内有文字)、故事磁带、幼儿活动材料第三册。装有少许黄豆的托盘若干(与幼儿人数相等)。
活动过程:1.封面阅读 ①教师出示自制图书,引导幼儿观察封面。有两颗豆子,一个叫滚滚,一个叫蹦蹦,你知道谁是滚滚,谁是蹦蹦吗?你是怎样看出来的?
②“你知道他们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吗?”引导幼儿讨论,知道滚滚喜欢滚来滚去,蹦蹦喜欢一蹦一蹦。
2.大书阅读 ①翻开书的第一页(遮住书中文字部分),设计提问:“这是什么时间,你从哪里看出来的?”“滚滚和蹦蹦从什么地方掉下来?”
②打开文字部分,请个别幼儿来朗读本页故事文字,重点引导幼儿了解“轱辘辘”“蹦哒蹦哒”的意思。
③教师依次翻开第二页、第三页、第四页至结束。每翻开一页都可以让幼儿猜猜,讲讲这一页在讲什么?重点让幼儿围绕以下问题展开讨论:a.“滚滚想要到哪里去?蹦蹦想要蹦到什么地方?”(滚到海边,蹦到月亮上);b.“滚滚滚到海边了吗?蹦蹦蹦到月亮上了吗?(让幼儿较充分地发表自己的猜测推想);c.“滚滚为啥躺在那里不动了?蹦蹦为啥掉在地上蹦不了了?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3.幼儿一边阅读幼儿活动材料《滚滚和蹦蹦》,一边完整倾听故事磁带。
大班语言教案 篇2
活动要求:知道秋天候鸟的活动,欣赏故事《鸟与树》,感受鸟与树的友情,懂得朋友之间要互守承诺。
活动准备:故事挂图一套。场景设置有;树桩,工厂大门等,鸟头饰若干。
活动过程:
一:以游戏的方式导入。教师扮鸟妈妈,幼儿扮小鸟。师:"秋天到了,天气越来越凉了,我们该怎么办呢?幼:"……”引导幼儿说出我们是候鸟要飞到南方去过冬。师:那我们去向朋友们告别吧。
二:欣赏故事《鸟与树》
幼儿听第一遍故事,教师提问:故事的名字叫什么?故事里有些谁?谁和谁是好朋友?他们是什么样的朋友?
请幼儿再听一遍故事,同时出示相关图画。提问:小鸟飞走前对大树说什么?它做到了吗? 它是怎么做到的?
请幼儿欣赏第三遍故事,结合图片,教师边讲边提问,让幼儿熟悉故事内容。
提问: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觉,你是怎么想的?
三:表演故事,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幼儿扮小鸟,在准备好的场景中动情的表演。可以分成几组来表演。
四:结束部分,让一起飞到南方去吧。
大班语言教案 篇3
情况分析:"惊喜"让人想到的是一种礼物,一种不可思议的东西。故事《给你一个惊喜》讲的是狮子阿美有一头漂亮的长发,生了一场大病后,阿美的头发掉光了。小伙伴们约她,她不敢出门。后来小伙伴们给她一个惊喜……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中阿美的情绪变化。
活动名称:语言
活动内容:给你一个惊喜 activity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中阿美的情绪变化。
2、能复述故事的主要内容。
活动重难点: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中阿美的情绪变化。
活动准备:幼儿用书、CD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出活动。
1、教师:今天老师带来一个很好听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给你一个惊喜》。小朋友,请你猜一猜,这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惊喜呢?
2、幼儿自由猜想。
二、教师结合挂图分段讲述故事。
1、教师讲述故事至"像两只熟透的桃子",提问:"滚滚滚到海边了吗?蹦蹦蹦到月亮上了吗?(让幼儿较充分地发表自己的猜测推想)
2、教师讲述故事至"没有吭声",提问:"滚落地面后的蚂蚁是怎么做的?
3、教师讲述故事至结尾,提问:"滚落地面后的蚂蚁是怎么做的?
三、教师完整讲述故事一遍,引导幼儿感受阿美的情绪变化。
1、月落乌啼霜满天--月亮落下了,远处传来几声乌鸦的叫声,寒气阵阵,冷霜仿佛满了天地间。
2、江枫渔火对愁眠--望着岸边的枫树和江面上渔船的灯火,诗人想起家乡,难以入睡。
3、姑苏城外寒山寺--姑苏城外那座寒山寺传来的沉闷的钟声。
4、夜半钟声到客船--半夜里,钟声传到了诗人乘坐的客船上。
教师:在一个秋天的晚上,寒风习习,弯弯的月亮落下了。诗人坐在船上听着远处传来乌鸦低沉的'叫声、霜天寒夜、江枫渔火、孤舟客子等景象,有景有情有声有色。
四、学做小诗人。
1、感受古诗的韵味。
教师抑扬顿挫地、有感情地吟诗。
2、学做小诗人。
集体吟诵古诗,在诵读中体会古诗的韵味和意境。
请个别幼儿念。
3、作画。
五、过渡语:刚才我们做了一回小诗人,现在我们来当一个小画家,让我们听着配乐诗画出江南水乡秋夜的美景。
1、能否根据自己对诗歌的理解画出心目中神往的秋夜美景。
2、是否理解诗意,并能有感情地吟诵诗歌。
教学反思:
课程结束后,我在网上无意间看到一位老师的教学设计,他将诗中诗人的所见所闻进行了串讲,询问学生,如果"愁"有颜色,它是什么颜色的,你从哪里感受到?如果它有声音,又是什么声音的,你从哪里感受到?虽然都是讲所见所闻,这位老师的教学方法相较于我就显得诗意多了,也更加便于学生自主的学习理解,也会对"愁"的理解更加深刻。看来,要教好一首古诗,教的有诗意,让学生学的有体会,须得多花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