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二物理《蒸发》教案
教学目标
1. 知道蒸发现象,知道蒸发过程中要吸热。
2. 理解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能力目标
培养动手实验能力,观察、分析、归纳、概括能力。
情感目标
1. 培养学生探索热现象知识的兴趣,认识学习物理的重要性。
2. 引入通过实验研究物理概念、规律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能力。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教材从提出问题入手,思考实际生活中关于蒸发的一个问题,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并紧密联系本节主题,即蒸发现象、蒸发快慢、蒸发吸热。
叙述了蒸发有关的定义后,用举例的方法来说明影响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学生能很容易理解加快和减慢蒸发的方法,并联系社会说明了在北方一些缺少水的地区用喷灌代替漫灌的实际意义。
在蒸发吸热的内容中,教材用实例分析液体蒸发要吸热,并列举了一些应用,都紧密联系实际生活,通俗易懂.
教法建议
本节是联系实际学习的典型材料,一定要注意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应用知识,概括生活中的实例,得到一些物理结论,并通过实验来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还要注意联系社会,知道社会上处理问题的方法及其意义。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教学,要从实际生活中的实例出发,可以学生自己列举实例,并边举例边总结,最终全面的概括出影响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充分发挥和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关于喷灌取代漫灌,应当提供学生足够的实际资料,让学生阅读或学生实验探究,联系社会的学习.
蒸发吸热的`教学,应当从实际生活中的实例和现象出发,学生很容易懂得蒸发要吸热,并及时应用学到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加深巩固物理知识.
教学设计方案
蒸发
【课题】蒸发
【重难点】蒸发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是本节的重难点,要注意用控制变量的方法,这三个因素各自对蒸发产生什么影响.
【教学过程设计】
一. 课程引入和一些概念
方法1、教师可以用实际生活中的实例,引出本节的主题:蒸发、蒸发快慢的决定因素、蒸发吸热.利用前面学到的知识,很容易总结出汽化、液化的定义,用实例列举了生活中蒸发的现象,并根据这个现象总结出了蒸发的定义,也可以根据蒸发定义分析蒸发的特点.
方法2、由于内容比较简单,可以考虑用自学的方法学习三个概念,并组织学生讨论哪些现象属于蒸发,根据定义总结蒸发的特点.
二.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方法1、列举实例,分别说明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举例过程中应当注意由学生分析实例总结出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可以由学生评判,总结出了三个因素后,应当由学生列举实际生活的实例,及时巩固物理知识,可以学生再举例说明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蒸发快慢的,及其意义.
关于水是宝贵的资源教学,联系社会说明喷灌取代漫灌的优点,并分析是如何减少蒸发节省水资源的.
方法2、用实验探究的方法,探究课题可以有:蒸发快慢的因素;如何利用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来加快和减慢蒸发;喷灌的应用.对于蒸发快慢的因素可以设计实验,用数据证明,这需要利用控制变量法,保证一些量不变,只有一个量变化,用数据说明,学生在设计实验的进行实验时可以学到研究物理的方法,即控制变量的方法.
对于如何利用这些因素加快和减慢蒸发,也可以学生自行设计实验,说明所进行的实验的完备性,并列举实例分析.对喷灌的应用,可以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自行总结出科学技术在社会中的应用.
三. 蒸发吸热
可以实际实验,学生用感觉体会蒸发要吸热,解释教室夏天比较热,用什么方法可以降温等身边的实例.
教材还列举了狗降温的方法,还可以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自己查阅资料看看还有哪些蒸发方面的资料.
【板书设计】
第四节 蒸发
一. 一些概念
1. 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做汽化.
2. 液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做液化.
3. 蒸发: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并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叫做蒸发.
二.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1. 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能影响蒸发的快慢.
2. 加速和减慢蒸发的方法.
3. 蒸发的应用
三. 蒸发吸热
蒸发要吸收热量.